證券是什麼?新手入門必看指南,涵蓋定義及交易技巧

了解證券的基本概念及種類,為新手投資者提供全面入門指南,涵蓋股權、債務、混合型及衍生證券的介紹。

證券是什麼?新手入門完整指南:從定義到交易全解析

你有沒有聽過「證券」這個詞,卻不太確定它到底是什麼?或許你知道股票是證券的一種,但除此之外還有哪些種類呢?對投資新手來說,理解證券的基本概念是踏入金融世界的第一步。今天,我們就像拆解積木一樣,從最基礎的定義開始,帶你全面認識證券的世界。

各類證券的插圖

證券的定義與起源:不只是一張紙

最簡單來說,證券是一種證明持有人擁有特定權利的憑證,這些權利可能是對公司的所有權、債權,或其他金融權益。現代證券已經從實體紙本進化到電子化形式,但其本質並沒有改變。

證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7世紀的荷蘭,當時的東印度公司發行了最早的股票,承諾投資人可以獲得公司利潤的一部分。這個創新讓普通人也能參與企業發展,同時幫助企業籌集到更多資金。想像一下,就像是你和朋友合資開一家小餐廳,但不是只找幾個朋友入股,而是可以讓很多人投入小額資金,共同擁有這家餐廳的一部分。

證券的定義 證券的起源
證券是證明持有人權利的憑證 起源於17世紀荷蘭的東印度公司

證券的主要功能:連接資金需求與供給

證券在現代經濟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橋樑角色,主要有以下幾個關鍵功能:

  • 幫助籌資:企業或政府需要資金時,可以發行證券(如股票或債券)向投資人募集。比方說,一家公司想拓展業務但手頭資金不足,就可以透過首次公開募股(IPO)來籌措資金。
  • 促進投資:證券讓個人投資者有機會參與企業成長,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
  • 資源有效配置:證券市場幫助社會資金從有餘錢的人流向最需要資金且有發展潛力的企業或項目。

簡單說,證券就像是經濟發展的血液循環系統,確保資金能流向最需要的地方,讓整個經濟體更健康地成長。

moneta-markets

證券功能繪圖

證券的主要類型:大家族點名時間

證券的世界非常豐富多元,可以分為幾個主要類型:

1. 股權證券(Equity Securities)

股票是最典型的股權證券,代表你擁有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權。持有股票,你就像是公司的小老闆,可能獲得兩種收益:

  • 股利:公司獲利時分配給股東的利潤
  • 資本利得:當你賣出股票的價格高於買入價格時的差額

風險提醒:股票價格會上下波動,公司也不保證一定會發放股利。

2. 債務證券(Debt Securities)

當你購買債務證券時,基本上是在「借錢」給發行者,最常見的包括:

  • 公司債券:借錢給企業
  • 政府債券:借錢給政府(如台灣的公債)
  • 定期存單:銀行發行的債務證券

債務證券通常會定期支付利息,並在到期日歸還本金。風險相對股票較低,但回報也相對較小。想像成你把錢借給朋友,他答應每月付你一些利息,並在約定日期還你本金。

3. 混合型證券

這類證券結合了股權與債務的特性,例如:

  • 可轉換債券:一開始是債券,但持有人可以選擇在特定條件下轉換成股票
  • 優先股:兼具股票和債券的特點,通常有固定股利但沒有投票權

4. 衍生證券

衍生證券的價值來自於其他標的資產(如股票、債券、商品等),包括:

  • 期貨和遠期合約:約定在未來特定時間以特定價格買賣資產
  • 選擇權(期權):賦予持有人在特定時間以特定價格買入或賣出資產的權利
  • 掉期合約:交換不同類型的現金流

衍生證券通常比較複雜,適合有經驗的投資者。它們常被用來規避風險或進行投機。

證券類型示意圖

證券的重要特性:決定你的投資策略

了解證券的四大特性,將幫助你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

  • 風險:不同證券的風險程度各異,通常風險與潛在報酬成正比。股票風險通常高於債券,而衍生品可能風險更高。
  • 獲利能力:證券的潛在收益有多大?股票的長期獲利能力通常高於債券,但波動也更大。
  • 流動性:你能多快、多容易地將證券轉換成現金?上市股票流動性通常很好,而某些債券或衍生品可能較差。
  • 到期日:有些證券(如債券)有明確的到期日,屆時發行者會返還本金;股票則沒有到期日,理論上可以永久持有。

這些特性就像是證券的「個性」,了解它們有助於你根據自己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的投資工具。請記住,任何投資都有風險,最好的策略是分散投資,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特性 解釋
風險 風險與潛在報酬成正比,股票風險較高。
獲利能力 潛在收益大,波動性高。
流動性 轉換成現金的速度和便利性。
到期日 債券有到期日,股票理論上無限期。

深入認識股票:最常見的證券類型

在所有證券類型中,股票是最廣為人知且新手投資者最常接觸的一種。讓我們更深入了解它的基本知識:

股票基本概念

  • 股票代碼:每家上市公司都有獨特的代碼,例如台積電是2330,鴻海是2317。
  • 股票價格:市場參與者透過買賣互動決定的每股價格。
  • 交易時間:台灣股市交易時間為週一至週五上午9:00到下午1:30,盤後定價交易時間為下午2:00至2:30,零股交易為下午1:40至2:30。國定假日休市。

獲利方式:投資股票主要有兩種賺錢方式:

  • 價差:低買高賣賺取差價。例如,你以100元買入一股,之後以120元賣出,獲利20元。
  • 股利:公司將部分獲利分配給股東。分為現金股利(直接領取現金)和股票股利(以新股形式發放)。

關於股利,有個重要概念叫「除權息」。當公司發放股利後,股價會相應下調(因為公司資產減少了)。舉例來說,一檔股票市價100元,發放5元現金股利,在除息日,理論上股價會調整為95元。所以,除權息後股價若能回到原本水準(即「填息」完成),才算真正獲利。

股票交易示意圖

台灣股票市場規則:認識遊戲場域

了解台灣股市的特殊規則,對新手投資者尤為重要:

買賣單位

台灣股票交易有兩種主要方式:

  • 整股交易:一張等於1,000股,是台灣股市的標準交易單位。
  • 零股交易:可買賣1-999股,適合資金較少的投資人,但交易時間和整股不同。

市場分類

台灣證券市場主要分為三大類:

  • 上市市場:在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的公司,資本額較大,監管要求較高。
  • 上櫃市場:在櫃檯買賣中心交易的公司,規模通常小於上市公司,但仍須符合一定標準。
  • 興櫃市場:介於未上市與上市/上櫃之間的過渡市場,交易規則較寬鬆,風險也較高。
市場分類 描述
上市市場 大型公司,嚴格監管
上櫃市場 小型企業,基本要求
興櫃市場 過渡市場,風險較高

上市與上櫃股票有每日10%的漲跌幅限制,而興櫃則沒有漲跌幅限制,波動可能非常劇烈。

三大法人

三大法人指的是外資、投信和自營商,他們的動向常被視為市場風向的重要指標:

  • 外資:國外投資機構,資金量龐大,影響力最大。
  • 投信:國內投資信託公司,管理共同基金的專業機構。
  • 自營商:券商自己的交易部門,以自有資金進行交易。

許多投資人會追蹤三大法人的買賣超情況,作為投資參考。想像它們就像是球場上的「大咖球員」,他們的動作常常帶動整個市場的氛圍。

三大法人介紹插圖

股票交易實務:開戶到交割的完整流程

想開始投資股票,首先需要完成以下準備工作:

開立必要帳戶

  • 證券戶:用於買賣和保管股票的帳戶。
  • 銀行戶:存放資金以便進行股票交易。

開戶時,需提供身分證明文件及相關資料,並依循券商的要求完成簽約與資金存入。一般來說,開戶流程相對簡單,但最好提前了解不同券商的服務及手續費。

交易流程

完成開戶後,便可以開始進行交易。交易的流程如下:

步驟 描述
下單 在證券戶內下單交易。
成交 訂單與其他投資者進行配對。
交割 成交通知後進行資金與股票的轉移。

以上這些步驟構成了股票交易的基礎流程,新手在開始交易之前應該熟悉這些步驟以便有效地參與市場。

證券是什麼常見問題(FAQ)

Q:證券有哪些主要類型?

A:主要類型包括股權證券(股票)、債務證券(債券)、混合型證券和衍生證券。

Q:如何評估證券的風險?

A:風險通常與潛在的回報成正比,股票風險高於債券,衍生品風險更高。

Q:我要如何開始投資證券?

A:首先需要開立證券戶和銀行戶,然後了解交易流程即可開始投資。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