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多教學:如何在市場波動中穩健獲利?

洞悉多空策略與軋空風險:在變動市場中穩健獲利的關鍵

在瞬息萬變的金融市場中,許多投資人往往只專注於「做多」這一個方向,期待資產增值。然而,市場並非總是一帆風順,下跌是市場週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你有沒有想過,當市場下跌時,除了等待反彈,還有什麼方式能夠保護你的資產,甚至從中獲利呢?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了解投資市場的兩個基本策略:做多做空,解析空頭投資人最懼怕的「軋空」現象,並透過實際案例探討如何建構更具韌性的投資組合,以應對市場波動,達成長期穩健獲利。

描繪多空市場策略與風險管理的投資者

做多與做空的基礎:理解市場的雙面利刃

首先,讓我們來認識投資策略中兩種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操作方式。想像一下,當你對某家公司或某項資產的未來充滿信心,預期它的價格會上漲時,你通常會選擇「做多」。這就像你在商店裡以較低的價格買進商品,希望將來能以更高的價格賣出賺取差價。這種操作的專業術語叫做「多單」。它的好處是,即使你判斷錯誤,價格一路下跌,你最多也只會損失你投入的本金,潛在的虧損是有限的。

但如果你的判斷正好相反呢?如果你預期某家公司的表現會變差,或者某項資產的價格將會下跌,你該怎麼做?這時候,「做空」就派上用場了。做空(又稱空單)的操作邏輯是:你先向券商借入這檔股票或其他資產,然後立刻以目前的市場價格賣出。等到未來價格真的下跌了,你再從市場上用更低的價格買回同樣數量的資產,歸還給券商,這樣一來,中間的差價就是你的利潤。聽起來很棒,對嗎?但這裡有一個非常關鍵的風險:如果價格不跌反漲,你的潛在損失可能是無限的,因為理論上資產價格可以無限上漲。

一位交易員正在進行賣空操作,背景是下跌的股價圖

為了讓你更清楚地理解這兩種操作,我們用一個表格來比較它們的異同:

特性 做多(多單) 做空(空單)
市場預期 看漲(價格上漲) 看跌(價格下跌)
操作順序 先買進,後賣出(買低賣高) 先借入並賣出,後買回歸還(賣高買低)
潛在獲利 理論上無限(價格可無限上漲) 理論上有限(價格最低為零)
潛在虧損 有限(最多損失本金) 理論上無限(價格可無限上漲)
主要風險 股價下跌 股價上漲,特別是「軋空」風險
額外成本 無(除了交易手續費) 借券費用、融券利息等做空成本

從表格中你可以看到,做空的風險特性與做多截然不同,尤其在潛在虧損方面,無限的風險是所有空單持有者必須嚴肅面對的挑戰。這也正是我們接下來要探討的「軋空」現象。

moneta-markets

這兩種策略在風險管理上存在關鍵差異,投資者在選擇時應仔細考量:

  • 做多交易的風險上限為投入本金,適合風險承受度較低的投資者。
  • 做空交易的潛在虧損理論上無限,對風險控管能力要求極高。
  • 資金槓桿的運用對兩種策略的盈虧影響巨大,需謹慎評估。

此外,市場上常見的做多與做空交易工具種類繁多,了解它們的特性有助於更靈活地部署策略:

交易類型 做多工具 做空工具
股票 直接買進股票 融券賣出股票、放空ETF
期貨 買進期貨合約 賣出期貨合約
選擇權 買進買權(Call Option) 買進賣權(Put Option)
外匯 買進強勢貨幣 賣出弱勢貨幣
加密貨幣 直接買入、期貨多單 融幣賣出、期貨空單

軋空風暴:空頭的夢魘與市場的瘋狂循環

想像一下,你做空了一檔股票,認為它會下跌。結果事與願違,股價不僅沒跌,反而開始上漲。隨著股價持續走高,你的浮動虧損越來越大。這時候,券商會要求你補繳保證金,否則就可能面臨「強制平倉」的命運。為了避免損失繼續擴大或被強制平倉,許多做空的投資人會選擇「空單回補」,也就是在市場上買回股票來歸還。問題來了,當大量的空頭同時被迫或主動買回股票時,這股買盤反而會進一步推升股價,形成一個惡性循環,這就是所謂的「軋空」(Short Squeeze)現象。

軋空的威力有多大?2021年的「遊戲驛站(GME)事件」就是一個經典的案例。當時,許多大型避險基金,包括知名的Melvin CapitalCitron Research,都做空了遊戲驛站的股票,認為這家實體遊戲零售商在數位時代前景堪憂。然而,一群散戶投資者在網路論壇上集結,大量買入GME股票,並拒絕賣出,成功地將股價從個位數推升到數百美元。這導致那些做空的機構投資者面臨巨額虧損,Melvin Capital甚至因此損失了約68億美元,最終不得不關閉基金。這個事件不僅震驚了華爾街,也讓大眾意識到軋空現象的巨大破壞力。

市場因軋空而股價劇烈上漲,顯示投資者恐慌回補空單

遊戲驛站(GME)軋空事件是近年來最具代表性的市場現象之一,其重要時間點與影響如下:

時間點 事件描述 關鍵影響
2020年底 避險基金大量放空GME 空單比重極高,為軋空奠定基礎
2021年1月 Reddit散戶集結,大量買入GME 股價開始飆升,觸發空單回補潮
2021年1月底 GME股價達歷史高點 造成Melvin Capital等基金巨額虧損
2021年2月起 股價回落,但市場對軋空現象警惕 凸顯散戶力量,改變市場對空頭風險的認知

軋空通常在以下情況下更容易發生:

  • 空單比重高: 當市場上做空的部位非常多時,一旦股價出現意外上漲,就容易觸發連鎖反應。
  • 流通籌碼少: 標的本身流通股數不多,一點點買盤就可能造成股價劇烈波動。
  • 突發利多消息: 意料之外的好消息,例如併購、業績超預期,會讓股價瞬間飆升。
  • 市場情緒狂熱: 像GME事件中,散戶集體行動,形成強大的買盤壓力。

所以,如果你考慮做空,務必對軋空風險有深刻的認識,並準備好應對策略。

超越單向思維:多空對沖與風險多元化的智慧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做空風險這麼大,是不是乾脆不要碰比較好?其實不然。高明的投資者會將做空納入他們的投資策略,作為一種重要的「對沖」工具,也就是用來降低整體投資組合風險的方法。市場是有週期的,有牛市(上漲)自然也有熊市(下跌),長期只做多的策略,在熊市中可能面臨巨大的回本壓力。舉例來說,一檔股票跌了50%,你需要它漲100%才能回本;但如果跌了80%,你需要它漲400%才能回本,難度可想而知。而將做空納入組合,則有機會在市場下跌時,依然保有盈利,甚至獲得正回報,從而降低整體風險,提升多元化的效率。

一位傳奇的做空投資人Jim Chanos就是這方面的專家。他曾在2022年的Sohn投資大會上,公開分享了他一個非常有趣的「配對交易」策略:他同時做多比特幣,卻做空微策略(MicroStrategy)。這聽起來是不是很矛盾?微策略這家公司,在執行長Michael Saylor的帶領下,大量購買並持有比特幣,幾乎可以說是一家「比特幣代理股」。照理說,比特幣漲,微策略股價也該漲才對。

然而,Jim Chanos的觀點是,微策略的股價相對於其持有的比特幣淨資產,存在著不合理的「估值溢價」。也就是說,市場給予微策略的股價,遠高於它所有比特幣價值加上其軟體業務的合理估值。他認為這種溢價是源於散戶投資者對比特槓桿模式的過度追捧和投機行為所致。他透過分析微策略資產負債表企業價值,發現其中存在巨大的不合理性。這種「做多比特幣,做空微策略」的配對交易,就是一種精妙的對沖策略:如果比特幣價格大跌,雖然他做多比特幣會有損失,但他做空微策略的獲利可能會彌補甚至超越損失;反之,如果比特幣大漲,他做多比特幣獲利,而做空微策略的損失可能相對有限,因為他預期這種估值溢價終將回歸理性。

多空對沖策略具有多重優勢,值得投資者深入了解:

  • 降低整體投資組合的波動性,提升風險調整後報酬。
  • 在市場下跌時,仍有機會產生正收益,提供資產保護。
  • 允許投資者針對特定資產的「相對價值」進行交易,而非單純方向性押注。

概念代理股的估值迷思與宏觀經濟挑戰

Jim Chanos微策略的分析,也引發了我們對「概念代理股估值的深思。當一家公司因為某個熱門概念(如比特幣、AI、電動車等)而被市場追捧時,它的股價是否真的反映了其內在價值?還是說,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投機溢價?例如,除了微策略,特斯拉(Tesla)在初期也曾被視為電動車的「代理股」,甚至Rivian Automotive、亞馬遜等都曾被市場賦予過高的概念溢價。投資人在面對這類股票時,更需要仔細審視其基本面,避免盲目追逐市場情緒。

評估概念股的投資價值,需要綜合考慮多個面向,避免單純受市場熱度影響:

評估面向 說明 考量重點
內在價值 公司實際資產、現金流及獲利能力 避免僅憑市場熱度判斷,需深入財務分析
概念溢價 市場對未來成長潛力或熱門概念的額外賦值 判斷溢價是否合理,有無過度投機成分
競爭優勢 公司在相關產業的獨特地位與護城河 概念股若無實質競爭力,泡沫風險高
經營團隊 領導者的願景、執行力與誠信 尤其對新興概念股,管理層影響巨大
宏觀環境 政策、技術發展與市場整體趨勢 概念的生命週期與外部環境變化

此外,宏觀經濟事件也會對市場情緒和投資策略產生深遠影響。例如,前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就曾引發全球貿易戰的擔憂。關稅政策可能導致企業生產成本上升,物價上漲,同時經濟成長放緩,進而可能引發「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的風險。在這種複雜的經濟環境下,聯準會(Fed)的貨幣政策(升息或降息)將面臨巨大挑戰,無論選擇哪種政策,都可能對市場流動性、資產價格和投資人的信心產生連動效應。

面對這些不確定性,僅僅依靠做多來獲利顯然不夠。靈活運用做空對沖策略,並關注宏觀經濟動向,才能幫助我們在複雜的市場中保持清醒,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致勝之道:紀律性風險管理與停損的藝術

無論你是選擇做多還是做空風險管理永遠是投資成功的核心關鍵。在金融市場中,沒有人能夠百分之百預測未來,因此,保護你的資金比追求高額利潤更為重要。我們在這裡強調幾個重要的風險管理原則:

一位投資者專注於螢幕上的風險管理圖表與停損點設定

  1. 控制倉位: 永遠不要將你大部分的資金投入到單一的交易中。分散投資,並確保單一空單多單的部位大小,即使最壞情況發生,你的整體資金也不會受到毀滅性打擊。
  2. 設置停損點: 這是你在進場交易前就必須設定好的「止損線」。當市場價格觸及這個點位時,無論你是否願意,都必須果斷平倉出場,將損失控制在可接受的範圍內。這就像開車繫安全帶一樣,是保護你的最後一道防線。對於做空的部位,尤其需要嚴格執行停損點,以避免軋空風險擴大至無法承受的程度。
  3. 嚴格執行交易紀律: 設定了停損點,就必須堅決執行,避免「凹單」心態。許多投資人因為不甘心或心存僥倖,沒有在預設的停損點出場,結果導致虧損像雪球般越滾越大。市場中,活得久比賺得多更重要。
  4. 學習與分析: 深入研究你投資的標的,理解其基本面、技術面以及可能受到的宏觀經濟影響。知識是最好的防禦。

透過這些紀律性的風險管理措施,你才能在市場的波動中保持冷靜,即使犯錯也能將損失控制在可控範圍,為下一次的機會保留實力。

金融市場充滿機會也潛藏風險,單純的做多策略已不足以應對所有挑戰。理解並靈活運用做空作為風險管理對沖工具,結合嚴謹的資金控管與停損紀律,是投資人提升市場適應力、實現長期穩健回報的關鍵。面對複雜多變的市場,唯有全面性的投資策略思維,才能在漲跌之間找到平衡,化挑戰為轉機。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為教育與知識性說明,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請務必在進行任何投資決策前,諮詢專業財務顧問並進行獨立判斷。

常見問題(FAQ)

Q:什麼是做空(Short Selling)?

A:做空是一種投資策略,指投資者預期某資產價格將會下跌時,先向券商借入該資產並賣出,待價格下跌後再以較低價格買回歸還,從中賺取價差。其潛在虧損理論上無限,風險較高。

Q:軋空(Short Squeeze)是如何發生的?

A:軋空發生在大量做空部位的資產價格意外上漲時,導致做空者面臨巨額浮動虧損,被迫或主動買回股票以平倉,這些回補的買盤進一步推高股價,形成惡性循環,使股價在短時間內飆升。

Q:投資組合中加入做空策略有什麼好處?

A:將做空策略納入投資組合,可以作為一種對沖工具,降低整體投資組合在市場下跌時的風險和波動性。它能讓投資者在熊市中仍有獲利機會,提升多元化效率,並可針對資產的相對價值進行交易。

發佈留言

× Promo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