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財報 2025 第三季:新手投資人必看雲端與 AI 的強勁助推力

微軟 2025 財年第三季財報顯示營收增長率達到雙位數,尤其雲端服務成為核心成長引擎,為新手投資人揭示行業趨勢與未來潛力。

微軟 2025 財年第三季財報深度解析:雲端與 AI 的強勁助推力,新手投資人必看!

哈囉,各位對投資感興趣的新手朋友們!我們今天要一起拆解一個科技巨頭的最新成績單:微軟 (Microsoft)。就在不久前,微軟公布了他們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的第三個財政季度(簡稱 Q3)的財報。這份報告就像是微軟這段時間的工作表現考核,裡面的數字藏著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和賺錢能力。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我們要花時間看這些數字?其實,了解一家公司的財報,就像是你在買東西前,先看看它的成分表和使用說明。特別是像微軟這樣的大公司,他們的表現往往能反映出整個科技產業甚至全球經濟的一些趨勢。透過這份財報,我們可以學到:

  • 微軟最近賺了多少錢?
  • 他們主要靠什麼賺錢?
  • 哪些業務正在快速成長?
  • 公司管理階層對未來有什麼看法?

別擔心,我們會像拆積木一樣,一步一步把這份財報的重點拆解開來,用最簡單的方式跟你解釋,讓你即使是投資新手,也能看懂這些重要的資訊!

在我們開始深挖微軟的數字之前,先來建立一個基本觀念:財報(Financial Report),簡單來說,就是一家公司在特定一段時間內的賺錢、花錢、資產和負債狀況的詳細報告。它通常包含損益表(看賺多少錢)、資產負債表(看家底有多少、欠多少)、現金流量表(看錢是怎麼流動的)。

對於投資人來說,財報是評估一家公司價值和潛力的重要依據。透過分析財報,我們可以了解公司的營收成長(生意有沒有越做越大)、獲利能力(賺錢效率高不高)、財務健康狀況(有沒有欠一屁股債)等等。這些資訊幫助我們判斷這家公司是不是一家「好」公司,值不值得我們投入資金。

moneta-markets

而像微軟這樣每隔一個季度(三個月)就會發布一次財報的公司,每次的報告都能提供最新的營運狀況,讓投資人能即時追蹤。所以,公布財報的那天,往往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好,廢話不多說,我們直接來看微軟 2025 財年第三季的整體成績單。想像一下,這就像微軟這三個月下來的總收入、總花費和最後的淨賺金額。

根據微軟官方公布的財報,這個季度(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的關鍵數字非常亮眼:

  • 總營收 (Total Revenue): 達到 701 億美元。這代表微軟這三個月總共賣了價值 701 億美元的產品和服務。
  • 營運利潤 (Operating Income): 達到 320 億美元。這是扣除營運成本(例如員工薪水、研發費用等)後賺到的錢。
  • 淨利 (Net Income): 達到 258 億美元。這是扣除所有成本、稅金、利息等之後,公司真正賺到的錢,也就是「老闆」最後放進口袋的數字。
  • 稀釋每股盈餘 (Diluted earnings per share, EPS): 達到 3.46 美元。這個數字很重要,它代表如果把公司賺到的淨利分攤到每一股股票上,每一股大概能分到多少錢。這是投資人評估股價高低的常用指標。

這些數字聽起來都很大,對吧?更重要的是它們的成長率。跟去年同期(2024 財年第三季)相比,這些數字都有顯著的提升:

  • 總營收年增 13%
  • 營運利潤年增 16%
  • 淨利年增 18%
  • 稀釋每股盈餘年增 18%

是不是很不錯?都是雙位數的成長!這代表微軟的生意規模在擴大,而且賺錢效率也在提高。

這裡還有一個小知識點:財報常常會提到「固定匯率 (Constant currency)」。因為像微軟這樣的大公司在全球做生意,不同國家的貨幣匯率一直在變動。固定匯率就是假設匯率不變的情況下去計算成長率,這樣更能看出公司業務本身的真實成長動能,不受匯率波動的影響。在固定匯率下,微軟的成長率甚至更高一些:營收年增 15%、營運利潤年增 19%、淨利年增 19%、EPS 年增 19%。這進一步證實了微軟核心業務的強勁。

微軟財報分析中的數據圖表

如果你有關注科技新聞,一定常常聽到「雲端」和「人工智慧 (AI)」這兩個詞。對於現在的微軟來說,這兩塊業務正是推動公司前進的最強大引擎

微軟把他們相關的雲端產品和服務統稱為「微軟雲端 (Microsoft Cloud)」。這包括了大家比較熟悉的 Azure(他們的雲端基礎設施服務,就像網路上的超級計算機中心)、Microsoft 365 的雲端版本(辦公室軟體雲端化)、Dynamics 365(企業用的雲端商業應用軟體)等等。

在這份最新的財報中,微軟雲端的表現繼續「carry」全場:

  • 微軟雲端本季營收達到 424 億美元
  • 年成長率高達 20% (固定匯率下更是驚人的 22%)。

這個數字佔了微軟總營收的很大一部分,而且成長速度明顯高於公司總體營收的成長率。這就像一家餐廳,雖然賣很多不同的菜,但有一道招牌菜特別受歡迎,而且點這道菜的客人越來越多。微軟的「招牌菜」就是他們的雲端服務。

這告訴我們一個重要的訊息:企業和個人對於雲端服務的需求依然非常強勁。大家越來越習慣把數據、應用程式放到網路上,透過雲端來工作、學習、娛樂。微軟在這一塊的投入正在獲得豐厚的回報。

在微軟龐大的雲端業務中,有一個名字你絕對不能忽略,那就是 Azure。Azure 是微軟提供給企業使用的雲端運算平台。想像一下,如果一家公司需要建一個大型網站、運行複雜的數據分析、甚至是開發自己的人工智慧應用,他們可以不用自己買一大堆昂貴的伺服器和設備,而是租用微軟 Azure 的資源。這不僅省錢,而且非常靈活。

特別是在最近這幾年,人工智慧的發展非常快速,而運行大型 AI 模型、進行複雜的 AI 訓練和推理,都需要龐大的計算能力。Azure 正是提供了這樣的基礎設施,成為許多公司發展 AI 的幕後英雄

這次財報中,Azure 的表現可以說是非常「炸裂」:

  • 智慧雲端部門(其中很大一部分是 Azure 和相關伺服器產品)的總營收年增 21% (固定匯率下 22%),達到 268 億美元
  • 而單看 Azure 及其他雲端服務 (Azure and other cloud services) 的營收,年成長率更是高達 33% (固定匯率下 35%)!

33% 的年成長率,對於一個已經是千億美元規模的公司來說,是非常非常高的數字!這清楚地表明:

1. 雲端基礎設施需求旺盛: 越來越多企業正在進行數位轉型,將業務遷移到雲端。

2. AI 正在驅動雲端使用量: 為了利用人工智慧提升效率或開發新產品,企業需要大量的雲端計算資源,Azure 是他們的重要選擇。

微軟在 Azure 上的強力投資,特別是整合了大量 AI 能力的服務,正在為他們帶來巨大的成長動能。當我們談論微軟的未來時,Azure 和它背後的 AI 潛力,絕對是重中之重。

財報不僅僅是數字,公司的管理階層,特別是執行長(CEO)和財務長(CFO),他們的發言也提供了很多重要的線索,幫助我們理解這些數字背後的意義以及公司未來的策略方向。

微軟的執行長 薩蒂亞·納德拉 (Satya Nadella) 在財報中提到:「這個季度,微軟雲端 (Microsoft Cloud) 的強勁表現是由差異化的產品需求所推動。」他強調了雲端和 AI 對於現代企業的重要性:「雲端和 AI 是推動企業擴大產出、降低成本和加速成長的關鍵要素。」納德拉表示,微軟正「全面創新」以服務客戶。

這段話非常關鍵。它證實了我們前面的分析:微軟的高成長並非偶然,而是來自於他們提供給客戶「有差異化」的產品,特別是在雲端和 AI 領域。納德拉明確指出,現在的企業需要雲端和 AI 來變得更有效率、更有競爭力。微軟正在抓住這個巨大的趨勢,並且持續投入研發,推出新產品和服務。

財務長 艾米·胡德 (Amy Hood) 也呼應了納德拉的看法,她表示:「因差異化產品需求持續,微軟雲端營收強勁成長。」同時她也提到公司正持續對研發進行大量投資。

管理階層的這些評論,為財報冰冷的數字注入了生命。他們就像公司的領航員,告訴我們他們看到了什麼樣的市場機會,以及他們計劃如何抓住這些機會。對於投資人來說,了解管理階層的思考,有助於我們判斷公司的戰略是否正確,是否有潛力持續成長。

雖然雲端和 AI 是目前最閃耀的明星,但微軟並不是只有這兩塊業務。他們還有非常多不同的產品和服務,共同構成了龐大的微軟帝國。這些業務被劃分為幾個主要的部門,我們來看一下除了雲端之外的其他部門表現如何。

微軟主要有三大業務部門:

  • 生產力與業務流程 (Productivity and Business Processes): 這個部門主要包含大家熟悉的 Microsoft 365(Word, Excel, PowerPoint 的訂閱服務)、LinkedIn(專業人脈社群平台)以及 Dynamics(企業資源規劃和客戶關係管理軟體)。
  • 智慧雲端 (Intelligent Cloud): 這個我們前面已經重點提過了,主要就是 Azure 和相關的伺服器產品。
  • 更多個人運算 (More Personal Computing): 這個部門包含 Windows 作業系統的授權收入、Xbox 遊戲業務、Surface 等裝置、以及搜尋與新聞廣告收入。

看看財報,這三大部門的營收都有成長,這顯示了微軟業務的廣度和韌性,不是只靠單一業務在支撐。

接下來,我們就一一拆解其他兩個部門的具體表現。

先來看「生產力與業務流程」這個部門。這個部門就像是微軟的「辦公室助手」和「企業管理顧問」。

這個部門本季營收達到 299 億美元,年成長 10% (固定匯率下 13%)。

雖然成長率不如智慧雲端那麼高,但 10% 的成長也是非常穩健的表現。尤其考慮到這個部門包含很多已經非常成熟的業務,能維持雙位數成長是很不容易的。

這個部門的成長主要來自幾個關鍵點:

  • Microsoft 365 商用雲端: 企業版的 Office 365 訂閱服務持續成長。越來越多公司選擇這種訂閱模式,方便員工隨時隨地使用最新的辦公軟體並進行協同合作。
  • Dynamics 365: 微軟提供的企業管理軟體(就像幫公司管理客戶、銷售、營運的系統)。這塊業務也在穩步成長,顯示企業在優化內部流程方面的投入。
  • LinkedIn: 這個專業社群平台的營收也有所增加。
部門 本季營收 年成長率
生產力與業務流程 299 億美元 10% (固定匯率下 13%)
智慧雲端 268 億美元 21% (固定匯率下 22%)
更多個人運算 134 億美元 6% (固定匯率下 7%)

這個部門的穩健成長,為微軟提供了可靠的收入基礎,也展示了他們在辦公效率和企業管理領域的持續影響力。想像一下,全球有多少公司和個人每天都在使用 Word、Excel、PowerPoint、Outlook?這是一個非常龐大且黏著度很高的市場。

再來是「更多個人運算」這個部門。這個部門離我們的日常生活更近,它包含了你使用的 Windows 電腦、你可能玩的 Xbox 遊戲,甚至你在 Bing 搜尋引擎上看到的廣告等等。

這個部門本季營收達到 134 億美元,年成長 6% (固定匯率下 7%)。

相比前兩個部門,這個部門的成長率相對較低,但它仍然是微軟一個重要的收入來源。而且,在這個部門裡,還是有一些表現不錯的亮點:

  • Xbox 內容與服務: 遊戲業務的收入有所成長。這可能跟遊戲訂閱服務(例如 Game Pass)的推廣以及新遊戲的發布有關。
  • 搜尋與新聞廣告: 微軟的 Bing 搜尋引擎和新聞服務上的廣告收入也有增加。隨著人工智慧的進步,微軟正在努力提升 Bing 的搜尋能力(例如結合 AI 回答問題),這或許有助於吸引更多用戶和廣告主。
  • Windows OEM 收入: 這部分是來自於電腦廠商預裝 Windows 系統的授權費。這塊收入的變動通常跟全球 PC 市場的需求有關。

雖然 Windows 和裝置業務可能面臨一些市場挑戰,但遊戲和搜尋廣告業務的亮眼表現,為這個部門提供了成長動力。這也提醒我們,微軟的業務觸角非常廣泛,涵蓋了從企業到個人,從工作到娛樂的許多方面。

一家賺錢的公司,除了把錢留下來繼續投資(例如投入研發、收購其他公司),也會考慮把一部分利潤回饋給股東。微軟在這方面也做得不錯。

在這份財報中,微軟提到他們在本季度透過股利 (Dividends)股票回購 (Share repurchases) 的方式,總共向股東返還了 97 億美元

  • 股利: 就是公司將一部分利潤,按照你持有的股份比例,直接發放現金給你。這就像你投資一家店,店賺錢了分紅給你一樣。
  • 股票回購: 則是公司用自己的錢,從市場上買回自己發行的股票。這樣做通常會減少市場上流通的股票數量,理論上可以提高每股盈餘 (EPS),對股價有支撐作用,也是一種把錢還給股東的方式。

向股東返還資金,顯示了公司對自己未來盈利能力的信心,也增加了股票對於偏好穩定收益的投資人的吸引力。近百億美元的回報金額,也再次體現了微軟強勁的現金流產生能力。

作為一家科技公司,研發投資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是微軟維持競爭力和未來成長的關鍵。只有不斷投入研發,才能開發出新的產品、改進現有的服務,特別是在 AI 這樣快速變化的領域。

財報中提到,公司持續進行大量研發投資,以加速跨業務領域創新並擴大市場機會。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微軟能在雲端和 AI 領域取得領先地位。

至於未來的展望,微軟表示具體的財測和指引將會在隨後的財報電話會議中提供。通常公司會在那時候給出下個季度甚至整年的營收和獲利預期,這對於分析師和投資人評估公司價值非常重要。

不過,財報中也會提醒一些潛在的風險,這也是我們投資人需要知道的。例如:

  • 激烈的市場競爭
  • 執行 AI 策略的挑戰
  • 投資回報不如預期的風險
  • 收購案可能帶來的整合問題
  • 網路攻擊和資料隱私風險等等

沒有哪家公司是沒有風險的。了解這些潛在的挑戰,有助於我們更全面、更理性地看待一家公司,而不是只看到好的一面。投資永遠伴隨著風險,這是新手朋友們一定要記住的。

雲端服務成長的圖解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對微軟這家公司以及如何閱讀財報有了更多的認識呢?這份微軟的財報,其實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範例,教我們如何從宏觀到微觀去了解一家公司:

1. 從總體數字看健康度: 總營收、淨利、EPS 的成長是公司「身體」是否健康的直接指標。

2. 找到成長引擎: 哪些業務部門或產品的成長率最高?這往往是公司未來最主要的成長動力來源,例如微軟的雲端和 Azure。

3. 分析業務結構: 了解公司有哪些不同的業務,每一塊業務的貢獻和成長情況如何。這影響公司的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就像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4. 聽聽老闆怎麼說: 管理階層的評論能幫助我們理解公司策略、市場判斷和未來規劃。

5. 關注現金流與股東回報: 公司賺到的錢是不是真的能收回來?有沒有回饋給股東?這關係到投資人的實際收益。

透過這樣一層一層的拆解,原本枯燥的財報數字就變得生動起來,背後連結的是公司的真實運營和市場的變化。你會開始明白,為什麼市場會對某個數字特別敏感,為什麼某個業務的成長會引起廣泛關注。

總結:微軟的強勁基本面與未來展望

綜合來看,微軟在這份 2025 財年第三季財報中交出了一份非常亮眼的成績單。幾乎所有的關鍵財務指標都實現了雙位數的強勁成長。

其中,微軟雲端 (Microsoft Cloud),特別是其核心的 Azure 服務,無疑是本季度的最大亮點。高達 33% 的 Azure 營收年增率,不僅遠超預期,更證明了微軟在雲端基礎設施和驅動 AI 應用的計算能力方面的領導地位和市場需求的迫切性。

這份財報有力地支持了微軟圍繞雲端和人工智慧的核心戰略。執行長薩蒂亞·納德拉的評論也再次確認,AI 已不再僅僅是一個概念,它正在通過雲端服務轉化為企業提升效率和創造價值的實際工具,為微軟帶來了可觀的收入和利潤。

其他業務板塊,如生產力與業務流程(Microsoft 365 商用、Dynamics 365)和更多個人運算(Xbox 內容與服務、搜尋與新聞廣告),雖然成長速度不同,但也保持了穩健或積極的趨勢,顯示了微軟業務模式的多元化和韌性。

此外,公司通過大規模的股利發放和股票回購,也持續向股東傳達了積極的信號和回饋了強勁的營運現金流。

對於投資新手來說,微軟這份財報展示了一個成功企業如何抓住時代機遇(雲端、AI),並將其轉化為實際的財務成果。雖然宏觀環境和市場競爭依然存在挑戰,但基於這份財報,微軟的核心業務依然充滿活力,為未來的持續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本面基礎。

當然,一份財報只是一個時間切片的快照。作為負責任的投資人,我們還需要結合更多的資訊,例如公司的競爭態勢、宏觀經濟環境、技術發展趨勢以及未來的財測指引等等,來做出更全面的判斷。但至少,通過這次的拆解,你已經學會了如何看懂這張重要的「公司體檢報告」了!

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有幫助!投資理財是一條學習之路,慢慢來,一步一個腳印,你會越來越有信心。

下次再見!

microsoft 財報常見問題(FAQ)

Q:微軟的雲端服務主要有哪些?

A:微軟的雲端服務包括 Azure、Microsoft 365 的雲端版本,以及 Dynamics 365 等多種產品。

Q:微軟的 EPS 是什麼?

A:EPS,即稀釋每股盈餘,是公司淨利分攤到每股股票上的盈利數據,是評估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

Q:微軟最近的財報中總營收是多少?

A:微軟最近公布的財報中,總營收達到 701 億美元。

發佈留言